(一)廢水污染物自動監測質量保證措施
按照《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試行)HJ/T356-2007的要求,嚴格進行自動監控設備的日常運行管理,以保證廢水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行及自動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具體保證措施見表。
廢水污染物自動監測質量保證措施
工作內容
|
保證措施
|
運行與日常維護
|
站房、輔助設備
|
保持站房清潔,保證監測站房內的溫度、濕度滿足儀器正常運行的需求,輔助設備工作正常
|
采水、排水及內部管路
|
定期維護和清潔,保證內部管路暢通,防止堵塞和泄露
|
自動分析儀
|
定期清洗、定期更換試劑、定期更換易耗品、定期校準儀器
|
電路、儀器傳輸
|
保持電路、儀器傳輸系統正常工作
|
維護工作量
|
按照《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T355-2007中對自動監控儀器的日常運行與維護的要求定時遠程監控及對自動監控儀器設備進行現場維護
|
校驗
|
|
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實際水樣比對實驗和質控樣實驗,每季度各進行一次重復性、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試驗,實驗結果各項指標均應滿足相關技術規范要求
|
檢修
|
|
按照《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T355-2007中標準6的要求,對系統進行檢修,更換后的儀器和修復后的儀器在運行之前按規定進行必要的檢測和校準,各項指標要達到相關技術規范要求
|
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
|
操作人員
|
操作人員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且專業能力證書在有效期內
|
標準溶液
|
定期對標準溶液進行核查,結果符合要求
|
數據準確性
|
儀器技術指標
|
自動監測儀器的各項性能指標應在《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T355-2007表1中規定的范圍內
|
平均無故障連續運行時間
|
COD平均無故障連續運行時間大于等于360小時/次,其余項目平均無故障連續運行時間大于等于720小時/次
|
數據數量要求
|
|
在連續排放的情況下,COD自動監測儀和氨氮自動分析儀至少每小時獲得一個監測值,每天保證有24個測試數據,PH值和流量至少每10分鐘獲得一個監測值;
在間歇排放的情況下,COD自動監測儀和氨氮自動分析儀獲得的數據要不小于污水累計排放小時數,PH值和流量監測數據數不小于污水累計排放小時數的6倍
|
運轉率
|
|
設備運轉率要達到90%以上,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數量要求
|
(二)廢水手工監測質量保證措施
手工監測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的要求進行。
1、實驗室應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或標準的要求,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保證實驗室的設施、測試場所以及能源、采光、保溫、通風等方面滿足監測工作的實際要求,保證環境條件不對監測結果的有效性、測量準確度、穩定性及操作產生不利影響。
2、人員素質是質量控制的保證。配備滿足手工監測工作需要的專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3、確保監測分析儀器設施工作正常,滿足項目監測精度要求。監測儀器設備的性能狀況和量值是否可靠,直接影響到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要采取措施,保證所有儀器設備均處于受控狀態,保證其正確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并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校準檢定,以確保儀器設備量值準確可靠和進行溯源。
4、保證監測方法選擇正確,及時更新監測標準
5、數據處理和綜合評價質量保證
在水質樣品測定中,誤差總是存在的,在實際分析中并不能得到準確無誤的真值,測定中的數據只能做出相對準確的估計。所以定量分析的結果必然存在不確定度,需要對實驗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判斷數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數據處理包含的主要內容有,監測數據的記錄整理、監測數據有效性檢查、監測數據離群性檢查、監測數據統計檢驗、監測數據方差分析。
二、噪聲監測質量保證措施:噪聲監測按照《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349-2008)中規定的要求進行。監測時使用經計量部門檢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內的聲級計,聲級計在測試前后用標準發生源進行校準,測量前后儀器的靈敏度相差不大于0.5dB,若大于0.5dB測試數據無效。
|